《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中報道,目前全球約有3.25億人染有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中國是肝病大國,僅乙肝病毒攜帶者就有1.2億人,在眾多的終末期肝病患者中,每年需要肝臟移植者也有數十萬[1]。
不同原因的慢性肝損害均可導致肝衰竭、肝硬化。近些年來,患上脂肪肝、酒精肝、甲肝、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病的人也越來越多。重癥肝病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痛苦的患者和痛苦的家庭。
肝臟移植治療是重癥肝病的替代治療最終途徑,是臨床治療的重點和關鍵手段。然而,盡管肝臟移植為肝衰竭患者提供了近期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費用高,供肝源有限,以及術后的免疫排斥,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及高額的醫療費用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一直以來在臨床治療中也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工程技術的得到快速發展,而細胞移植作為一種經濟易行、又無供求限制的新方法,成為肝硬化的治療的新手段,這為終末期肝病,尤其是終末失代償期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策略。
早在2000年,日本學者Alison、Theise、Korbling等研究證實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向肝實質細胞分化的潛能,利用干細胞移植手段,將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到病損的肝臟處后,在肝臟微環境的調節下,分化為肝細胞,可參與肝臟結構的修復和重構,改善肝功能。
在我國,王福生院士團隊在過去的七年間通過應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生物治療的一種),已經成功地救治了 200多例肝衰竭或肝硬化的患者。團隊將這個方法與其他的方法進行整合,將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 10%,成為生物治療在肝病領域中一個重要進展。
干細胞移植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
沈陽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郭曉鐘等經股動脈肝內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102例患者,術后復查顯示,血漿蛋白改善在各項指標中最為明顯;其次為凝血功能的改善。干細胞移植入肝后,第二周即出現生化指標改變,至第4周達到峰值,可改善肝臟合成蛋白功能。
來源:Stem Cells 2005;23;463-470
解放軍第302醫院、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海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多所醫院相繼開展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重癥肝病的臨床研究。其中,河海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研究人員選取60例肝硬化患者,經肝動脈灌注移植人臍帶干細胞治療,分析移植前后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淋巴細胞百分比以及凝血功能的變化,有效率顯著。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323醫院利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等患者進行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肝功能恢復,個別肝衰竭病人的甲胎蛋白水平呈上千倍增加,之后逐漸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證實人臍帶干細胞治療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白細胞總數、淋巴細胞百分比及降低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有效緩解患者病情,肝功能顯著改善,這些臨床實驗都進一步證實了干細胞在治療肝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隨著干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干細胞必將引發一場醫療變革,成為繼藥物、手術后的第三種治療方式,肝病等一系列傳統手段難以治療的疑難雜癥終將被治愈。
部分參考文獻:
[1] Malhi H,Gupta S.Hepatocyte transpantation:new horizons and challenges.J Hepatobiliary Pranceat Surg,200l,8:40-50.
[2] 漆德芳.肝硬化.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85.90.
[3] Alison MR, Poulsom R, Jeffery R et al.Hepatocytes from non-hepatic adult stem cells. Nature 2000; 406: 257.
[4] Theise ND, Nimmakayalu M, Gardner R et al.Liver from bone marrow in humans. Hepatology 2000; 32: 11–16.
[5] Lee OK, Kuo TK, Chen WM, Lee KD, Hsieh SL,Chen TH. Isolation of 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Blood 2004; 103: 1669-1675 [PMID:14576065 DOI: 10.1182/blood-2003-05-1670].
[6] Gang EJ, Jeong JA, Hong SH, Hwang SH, Kim SW, Yang IH, Ahn C, Han H, Kim H. Skeletal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2004; 22: 617-624 [PMID: 15277707 DOI: 10.1634/stem-cells.22-4-617].
[7] Krampera M, Marconi S, Pasini A, Galiè M, Rigotti G, Mosna F, Tinelli M, Lovato L, Anghileri E, An-dreini A, Pizzolo G, Sbarbati A, Bonetti B. Induction of neural-like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fat, spleen and thymus. Bone 2007; 40: 382-390 [PMID:17049329 DOI:10.1016/j.bone.2006.09.006].
[8] Hoogduijn MJ, Crop MJ, Peeters AM, Van Osch GJ, Balk AH, Ijzermans JN, Weimar W, Baan CC. Human heart, spleen, and perirenal fat-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immunomodulatory capacities. Stem Cells Dev 2007; 16: 597-604 [PMID: 17784833 DOI: 10.1089/scd.2006.0110].
[9] 曹葆強, 林繼宗, 鐘躍思, 等. 自體骨髓細胞經門靜脈移植治療肝硬化與肝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J].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07,22(5):386-389.
[10] Zhang Z, Lin H, Shi M,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 liver function and ascites in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27 Suppl 2:112-120
—山東源生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