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要注意保護
2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比绻⒁庥^察,你會發現身邊很多中老年人,蹲不下去、站不起來,上下樓很費勁,還常說膝蓋痛、腿打軟,這就是患上了關節疾病。怎么才能延緩腿部衰老,避免“老來受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蔡谞說:膝關節要省著用。
最好狀態15年
其實,人的膝關節只有15年的最好狀態。15歲以前:膝關節處于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15歲-30歲:膝關節處于“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歲-40歲: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還會察覺不到。髕骨軟骨是人體膝關節內一層3-5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可以緩沖膝關節運動帶來的沖擊。但由于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布,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信號”,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0歲-50歲:在走遠路之后,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后會緩解。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0歲以上: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逐漸產生關節炎。這時候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時可以使用拐杖來減輕膝關節承受的壓力。
躺下時膝蓋的負重為0
研究發現,膝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幾率也越大。躺下時,膝蓋負重幾乎為0;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4倍;
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8倍。
為保護好我們的膝蓋,鍛煉時最好選擇能給膝關節“減負”的運動,如游泳、散步、騎自行車等。平時多做些下肢力量訓練,強有力的大腿肌肉會增加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性,防止受傷。
保護膝關節要得法
為保護膝關節,平時要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并防止跌打扭傷;走路和勞動時要注意姿勢,不能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后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騎自行車時,車座高度很重要,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身體過于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拐杖幫助分擔雙膝負重。
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因此應盡量減少下蹲。如果工作需要必須要經常下蹲的人,最好改為低坐位,例如坐個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勞損。